在赫章縣野馬川工業園區,有一家“蠶意”盎然的公司——貴州絲路興蠶紡織有限公司蠶絲 。該公司的繅絲車間已持續運轉4年多,機器與人工高效協作,將大量蠶繭轉化為絲線。這些絲線不僅串聯起60多個家庭的就業與增收之路,也織就了赫章縣桑蠶產業發展的堅實網絡。
2019年,通過政府招商引資,貴州絲路興蠶紡織有限公司在野馬川工業園區注冊成立蠶絲 。2021年,公司正式投產,配備繅絲機、復搖機、打棉機等設備,開啟了“興蠶繅絲、帶動一方”的發展歷程。
依托該公司,赫章縣威奢、古達、六曲河 、鐵匠等鄉(鎮、街道)的桑蠶產業有了就近的銷售渠道蠶絲 。同時,野馬川鎮及周邊鄉(鎮、街道)的部分群眾在家門口端起了產業工人的飯碗,走上了穩定增收的道路。
繅絲車間是公司中人氣最旺的車間,3條生產線上共有30多名繅絲工蠶絲 。在不絕于耳的轟鳴聲中,工人們的視線在各自負責的幾臺機器間游走,任何一根絲斷了都逃不過他們敏銳的眼睛。

貴州絲路興蠶紡織有限公司工人在忙碌
據介紹,這個崗位要求眼力好、手腳快,一些因文化程度較低、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婦女,在這里找到了適合的崗位蠶絲 。
該公司共有工人67名,其中僅有7名男性蠶絲 ?!八绷α浚蔀楣痉€定發展的重要支撐。
“繅絲車間機器和人每天工作9小時,可生產100多斤白廠絲蠶絲 ?!惫竟芾砣藛T吳學超說。
絲線經繅絲車間產出后,需送至復搖車間固定韌性與彈性,再進行定型和定位蠶絲 。復搖車間的角落里,一個個繞滿絲線的滾架等著李艷群對它們進行三次加工——編絲。
“一個月有4000多元工資,午飯公司免費提供,住宿也是免費的,從家騎電瓶車10分鐘左右就能到……”為了多掙點工資,李艷群干勁十足,手上的動作快得讓人眼花繚亂蠶絲 。
相比李艷群的操作,在隔壁車間負責稱絲、絞絲、裝箱的殷景雪明顯慢了很多蠶絲 ?!胺Q絲就是給生產線上的工人記工作量,要稱準、記對,絞絲也是精細活,工錢一天100元。”對現在的工作,51歲的殷景雪比較滿意。
經過幾道工序后,一件件蠶絲裝箱,準備運往江浙一帶銷售蠶絲 。因為品質好,銷路一直不錯。
“蠶全身都是寶,除了繅絲,還可以打棉做成蠶絲被,蠶蛹和條骨都可以賣錢蠶絲 。”吳學超說,“公司除了生產蠶絲,還制作蠶絲被?!?/p>

貴州絲路興蠶紡織有限公司內的蠶繭
“走,我帶你們去二樓看看蠶絲 。”在吳學超的帶領下,記者看到了蠶絲被制作的拉絲工序:4名工人合力將晾干的絲兜往不同的方位拉,慢慢拉成一張大小合適的絲網,然后把一層層絲網疊加在一起,一床蠶絲被初步成型。
據介紹,拉絲環節最講究手藝和耐心,而蠶絲被的質量主要取決于絲綿類別蠶絲 ?!靶Q絲被的特點是輕薄、透氣,所用的絲綿有雙宮棉、上繭棉、機絲綿等種類,不同的棉顏色、質感、價格不一樣,去年我們的蠶絲被賣了700多萬元,客戶主要是當地人。”吳學超說。
為滿足生產需求,公司每年需蠶繭近500噸蠶絲 。除本地收購外,還從云南、四川、重慶等地采購原料。
“我們生產車間沒有淡季,一年四季都比較穩定蠶絲 。去年產值超過4500萬元,今年上半年產值已達2700萬余元?!眳菍W超說,公司的穩定發展,為員工帶來了穩穩的幸福。67名員工中除了4名技術工人來自外地,其余均為當地群眾,自己和妻子也是其中的受益者。
公司投產的第一年,家住赫章縣平山鎮中山村的吳學超就應聘成為管理人員蠶絲 。公司離家只有20多公里,每月工資4500元,讓吃過背井離鄉之苦的吳學超感到安穩。很快,他的妻子緊隨其后,來到公司擔任車間師傅助理,每月工資4000元,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。
“雖然工資不算很高,但能照管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,我們覺得挺好的蠶絲 ?!眳菍W超臉上的笑容,映照出了現如今一家人生活的成色。
來源:畢節日報社融媒體中心
作者:文/李 玲 圖/陳遠航
一審:王云
二審:梁慧穎
三審:王韻